<button id="fbrc7"></button>

<strike id="fbrc7"><dfn id="fbrc7"></dfn></strike>

<button id="fbrc7"><dfn id="fbrc7"></dfn></button>

<strike id="fbrc7"><dfn id="fbrc7"><option id="fbrc7"></option></dfn></strike>

<p id="fbrc7"></p>

<strike id="fbrc7"><dfn id="fbrc7"></dfn></strike>

<button id="fbrc7"></button>

<button id="fbrc7"><xmp id="fbrc7">

【麗江時評】?守護世界遺產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2023-09-03 16:15:35 閱讀量62432

“麗江承載文化,文化成就麗江”。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在麗江,不謀文化保護傳承發展,不足以謀發展全局、不足以謀長遠發展。結合麗江實際,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及全省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精神,必將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擔當文化使命,加快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設,扛牢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麗江文化資源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瑰寶。加強保護、傳承、發展麗江優秀傳統文化,首屈一指的任務是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麗江的3項世界遺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是人類文明發展和自然演進的重要成果,也是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寶貴財富,是我們的共同責任,是人類文明賡續和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敝袊F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56項(總數為世界第一),總書記的指示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擁有世界文化、自然、記憶三遺產的麗江,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守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世界遺產,責無旁貸、任重道遠。


麗江古城


結合麗江實際守護世界遺產,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擔當。深刻認識世界遺產“是人類文明發展和自然演進的重要成果”“是人類經驗的寶庫”,承載著可持續發展的珍貴理念與智慧;是聯結當今世界不同文明形態、不同社會制度之間的“對話橋梁”;是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是不言自明的 “世界通用語”。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世界遺產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是人類文明賡續和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不論是基于歷史、立足當下,還是面向全球、著眼未來,其重要意義無可替代。麗江擁有的3項世界遺產具有突出的價值,對于推進可持續發展具有獨樹一幟的當代意義。其中,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具有人與自然“美妙結合”、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巧妙融合”、供水用水“精巧獨特”、人文與經濟共生共榮的價值意義;世界記憶遺產納西東巴古籍文獻蘊含有“人與自然是兄弟”,人類要善待自然、保護自然,否則將遭到大自然的無情報復,人與自然和諧才能共存共榮等理念,在人類生態文明史上具有原創性理論價值;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區具有極其珍貴的生物多樣性、文化多樣性、地貌多樣性共存的價值意義。麗江的3項世界遺產蘊含的獨特價值和意義早已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高度評價與肯定,對于當今世界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借鑒意義。

納西東巴古籍文獻


麗江的3項世界遺產是歷史和大自然的豐厚饋贈,是麗江最厚重的發展資源,代表著麗江特有的氣質和底氣。為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世界遺產寶貴資源,自新中國建立以來,麗江人民進行了長期的艱辛探索和實踐。就麗江古城而言,20世紀50年代初,麗江地委采取了“保留老城,另建新城”等重大決策,在大拆大建的歷史背景下完整地保護了古城;80年代,云南省原省長和志強緊急叫?!按蛲ㄋ姆浇帧惫こ?,避免了一次建設性破壞的重大危機;麗江“2·3”大地震后,省、地、縣政府及時采取了“重建如故,保存風貌”的恢復重建原則及措施,避免了麗江古城在恢復重建中放棄傳統的建筑材料及技術、失去民居原有土木結構特色風貌的重大危機。同時,加快實施麗江古城“五四三二一”工程,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將每年的12月4日確立為麗江“世界遺產保護日”(成為國內最早由人民代表大會確立遺產保護日的地方),加快建設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在納西族東巴文化的保護傳承方面,同樣經歷了多次危機與機遇:20世紀50年代,東巴文化被視為封建迷信不斷遭到掃除;60年代初,麗江縣委書記徐振康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不怕被戴上“恢復封建迷信”的帽子,積極組織搶救東巴文化遺產,為后來的全面研究和申報記憶遺產奠定了基礎;改革開放以來,麗江地委支持和萬寶同志組建東巴文化研究室,全面組織搶救、整理、保護、研究東巴文化,百卷東巴古籍譯注出版問世,東巴古籍文獻成功申報世界記憶遺產。為保護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區珍貴的生物多樣性資源,麗江上下力所能及地自覺保護區域內森林植被,率先停止砍伐金沙江流域的天然林,并與周邊州、縣共同成功申報為世界自然遺產。

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創造了世界遺產保護與開發良性互動的“麗江模式”,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高度肯定并在亞太地區推廣;探索文化立市、旅游先導、文化與旅游融合、文化與科技融合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麗江實踐”;榮獲“歐洲人最喜愛的旅游城市”“全球人居環境優秀城市”“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城市”等殊榮,成為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全國成功開拓發展的18個典型之一。遺產保護有力推動著麗江特色產業發展,不斷加快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清潔能源以及載能產業基地、高原特色農產業基地、現代生物產業與藥材產業基地建設。同時,大力傳承、弘揚人與自然和諧的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


加強文化傳承發展,必須堅持守正創新,不斷推進文化資源活化利用。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麗江是其中最生動的一個縮影或典型地區。當下,麗江要進一步深入挖掘豐富厚重的世界遺產資源、豐富獨特的民族文化、資源富集的紅色文化以及文旅融合創新發展的實踐經驗,增強自信自強,增強使命感、責任感,深入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歷史和大自然饋贈的寶貴財富;傳承、弘揚民族團結合作傳統,加快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建設;加快全國文化+科技示范區建設;積極融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生態與人文環境,加快建設生態優美、社會和諧、文化繁榮、生活富裕、和平安全的美好家園;充分發揮世界遺產是“世界通用語”“對話橋梁”“重要載體”“重要窗口”等作用,不斷推動麗江走向世界,講好麗江故事、中國故事;加快發展綠色產業,與時俱進地創新發展對環境質量要求高、科技含量高的新興產業,做好世界“遺產+科技+產業”這篇大文章。

以文聚力,時不我待。做好文化傳承發展,麗江大有可為。




作者: 李群育


        圖片來源于網絡

? 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24小時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888-5112277 舉報郵箱:LjrmTS@163.com

成年女性午夜爽爽爽在线看片,久久精品中文,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无码蜜桃,亚洲福利一区

<button id="fbrc7"></button>

<strike id="fbrc7"><dfn id="fbrc7"></dfn></strike>

<button id="fbrc7"><dfn id="fbrc7"></dfn></button>

<strike id="fbrc7"><dfn id="fbrc7"><option id="fbrc7"></option></dfn></strike>

<p id="fbrc7"></p>

<strike id="fbrc7"><dfn id="fbrc7"></dfn></strike>

<button id="fbrc7"></button>

<button id="fbrc7"><xmp id="fbrc7">